公共基礎知識備考:論意識的能動作用考點
吉林華圖提醒大家,吉林市事業(yè)單位考試公告、白城事業(yè)單位考試公告已發(fā)布,可以到吉林華圖官網(wǎng)http://jl.huatu.com/查看。
導語:馬克思主義哲學看似比較晦澀,我們很多學員在復習時容易進入誤區(qū),
跟著馬哲一起晦澀,糾結于馬哲的某些概念,在我看來大可不必,該篇文章是華圖資深培訓專家李小舟老師指導大家復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知識點第三篇教學文章,該篇文章主要講解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重中之重——唯物論之意識能動性。
從定義上理解,這是一個常規(guī)考點,主要出現(xiàn)在選調生辨析題部分,分值較高,廣大學員應予以重視。意識的主觀能動性,其實意識的本質和功能可以理解為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1)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2)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3)意識是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統(tǒng)一。例如;“火”是客觀的火這個概念是客觀事物的一種反映,其起源于客觀世界,而我們表述“火”可以用文字,英文、日文等,其形式又是多種多樣的,又是主觀的。
例:辨析“意識的內容是主觀的,形式也是主觀的。”
解析:這種說法不科學,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其形式是主觀的。因為意識依賴于客觀事物,是客觀事物的一種反映,其形式表現(xiàn)為多種多樣。
另外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在于,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于物質,物質對意識的決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意識對物質的能動作用是第二位的。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意識反映世界具有目的性、計劃性和主動創(chuàng)造性,指導人們的行動,能動地改造世界。這就要求我們遵循客觀規(guī)律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如果依照此去復習,其實還是不夠的,廣大學員會陷入一個誤區(qū),在概念的迷宮里來回繞,這樣復習顯然達不到預期效果,我們需要的撥開迷霧,見真知。也就是說回到本源。命題人會考察什么?我們復習到什么時間段,剛剛好,此知識點在于對于意識反作用的理解。
例如此題: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國家,人均擁有淡水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地區(qū)分布不平衡。面對嚴重缺水的現(xiàn)實,人們的節(jié)水意識普遍增強。北方一些城市實行累進收費制度,大幅度提高水價,嚴格限制發(fā)展耗水量大的工業(yè)項目。與此同時,國家在“十五”期間組織實施南水北調工程,以緩解北方嚴重缺水的問題。由于嚴重缺水,人們的節(jié)水意識普遍增強。這說明( )。
A.意識具有巨大的能動作用 B.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C.意識的內容來自客觀事物 D.自然界的存在和發(fā)展是客觀的
解析:選C。因為能動性與反作用包括兩方面,故不能選擇A、B。而D選項中自然界的存在和發(fā)展是客觀的表述雖然正確,但與題干不符,所以也不選D。
(編輯:姜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