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2024.7.17)
2024-07-17 09:19:32 |文章來源:華圖事業(yè)單位|事業(yè)單位考試網
【導讀】華圖事業(yè)單位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fā)布: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2024.7.17),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事業(yè)單位考試考情政策解讀,點擊領取備考資料,更多事業(yè)單位考試資訊請關注(htshiyedanwei)公眾號,歡迎加入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交流群: 參加刷題、?肌㈩I取備考資料,考編路上不孤單!
一、單選題
1. 董仲舒認為:“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這是:
A.唯物論觀點
B.唯心論觀點
C.辯證法觀點
D.形而上學觀點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哲學思想。
第二步,這句話的意思是古今之天下沒有什么變化,只是具有相同內涵的同一模式隨時間的推移的簡單重復,這是孤立地、靜止地、片面地看待客觀事物,看不到事物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運動、變化和發(fā)展,屬于形而上學的觀點。
因此,選擇D選項。
【拓展】形而上學是同辯證法相對立的哲學體系,具有如下特征:①以孤立的觀點同辯證法聯(lián)系的觀點相對立(就事物關系而言);②以靜止不變的觀點同辯證法變化發(fā)展的觀點相對立;③以片面的觀點同辯證法全面的觀點相對立(就一個事物而言);④否認內部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動力,這是它同辯證法對立的焦點。
2. 標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的是:
A.新文化運動
B.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C.“五四運動”
D.辛亥革命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中共黨史。
第二步,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為主的資產階級性質的人民民主革命。“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發(fā)生在北京的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階層共同參與的,通過示威游行、請愿、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愛國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以1919年爆發(fā)的“五四運動”為開端。
因此,選擇C選項。
【拓展】A項:新文化運動是在1915-1919年間由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蔡元培等人發(fā)起的一次“反傳統(tǒng)、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推動了現(xiàn)代科學在中國的發(fā)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fā)奠定了思想基礎。但它不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A項排除。
B項: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和浙江嘉興南湖召開了中共一大,會議決定建立中國共產黨,并選舉陳獨秀為第一任中央局書記。它不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B項排除。
D項:辛亥革命,是指發(fā)生于中國農歷辛亥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它推翻了統(tǒng)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結束君主專制制度。但辛亥革命屬于舊民主主義革命。D項排除。
3. 下列宏觀經濟政策的主要目標中,相互矛盾的目標是:
A.低通貨膨脹率和低失業(yè)率
B.低失業(yè)和實際GDP的高增長
C.物價穩(wěn)定和對外貿易平衡
D.實際GDP高增長和通貨膨脹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經濟名詞知識。
第二步,失業(yè)率高表明經濟處于蕭條階段,這時工資與物價水平都較低,從而通貨膨脹率也就低;反之失業(yè)率低,表明經濟處于繁榮階段,這時工資與物價水平都較高,從而通貨膨脹率也就高。失業(yè)率和通貨膨脹率之間存在著反方向變動的關系,故低通貨膨脹率和低失業(yè)率是相互矛盾。A項正確。
因此,選擇A選項。
【拓展】B項:奧肯定律描述了GDP變化和失業(yè)率變化之間存在一種相當穩(wěn)定的關系。這一定律認為,GDP每增加1%,就業(yè)率大約上升0.5%。即高增長率使失業(yè)率降低,低增長率則會提高失業(yè)率。所以,低失業(yè)和實際GDP的高增長不矛盾。B項排除。
C項:穩(wěn)定的物價水平使得國內外企業(yè)更容易預測市場需求,從而進行更加有效的生產和采購決策。因此,國家的物價穩(wěn)定性對于國際貿易具有積極影響。所以,物價穩(wěn)定和對外貿易平衡不矛盾。C項排除。
D項:GDP增長率過高往往伴隨著消費和投資需求的激增,這可能導致物價水平快速上升,從而引發(fā)通貨膨脹。所以,實際GDP高增長和通貨膨脹不矛盾。D項排除。
4. 李某為了修建農場向張某借錢,雙方約定將李某在村里承包的4畝耕地以及田里的小麥抵押給張某。但后來由于李某無力償還而引起了糾紛,那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抵押合同無效
B.抵押合同全部有效
C.抵押合同中關于4畝耕地的抵押無效
D.抵押合同里涉及的小麥抵押是無效的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民法。
第二步,根據(jù)2021年版《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九條,下列財產不得抵押:下列財產不得抵押:(一)土地所有權;(二)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土地的使用權,但是法律規(guī)定可以抵押的除外;(三)學校、幼兒園、醫(yī)療機構等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營利法人的教育設施、醫(yī)療衛(wèi)生設施和其他公益設施;(四)所有權、使用權不明或者有爭議的財產;(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監(jiān)管的財產;(六)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財產。因此,抵押合同中關于4畝耕地的抵押無效。C項正確。
因此,選擇C選項。
【拓展】AB項:由于該抵押合同部分有效,部分無效。AB項錯誤。
D項:根據(jù)2021年版《民法典》第三百九十六條,企業(yè)、個體工商戶、農業(yè)生產經營者可以將現(xiàn)有的以及將有的生產設備、原材料、半成品、產品抵押,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fā)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xiàn)抵押權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就抵押財產確定時的動產優(yōu)先受償。由此可知,小麥作為“原材料”是可以抵押的,因此抵押合同里涉及的小麥抵押是有效的。D項錯誤。
5. 下列關于行政許可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實施行政許可,應當遵循便民的原則,提高辦事效率,提供優(yōu)質服務
B.“行政機關可以通過事后監(jiān)督等管理方式解決的事項”可以不設行政許可
C.行政許可法定是行政合法性原則的具體表現(xiàn)
D.行政許可既可以是依職權的行為也可以是依申請的行為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行政法并選擇錯誤項。
第二步,根據(jù)2019年版《行政許可法》第二條,本法所稱行政許可,是指行政機關根據(j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準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梢娦姓S可是依申請的行為,但不是依職權的行為。而依職權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根據(jù)其職權而無需行政相對人申請就能主動實施的行政行為,也稱主動行政行為和積極行政行為,如行政命令、行政處罰等。D項錯誤。
因此,選擇D選項。
【拓展】A項:根據(jù)2019年版《行政許可法》第六條,實施行政許可,應當遵循便民的原則,提高辦事效率,提供優(yōu)質服務。A項正確。
B項:根據(jù)2019年版《行政許可法》第十三條,第十三條本法第十二條所列事項,通過下列方式能夠予以規(guī)范的,可以不設行政許可:(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能夠自主決定的;(二)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jié)的;(三)行業(yè)組織或者中介機構能夠自律管理的;(四)行政機關采用事后監(jiān)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夠解決的。B項正確。
C項:行政合法性原則是行政機關必須遵守和執(zhí)行法律,一切行政活動都要以法律為依據(jù),嚴格遵守法律的有關規(guī)定,不得享有法外的特權,超越其權限的行為無效,違反法律導致相應的后果,一切行政違法行為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有法可依是行政合法性原則的前提,違法必究是行政合法性原則的關鍵。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同普通公民一樣,實施違法行為,就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因此可以說行政許可法定是行政合法性原則的具體表現(xiàn)。C項正確。
二、多選題
6. 我國總體國家安全觀立意高遠,思想深刻,內涵豐富,其基本要素有:
A.以人民安全為宗旨
C.以經濟安全為基礎
B.以政治安全為根本
D以法制安全為保障
【答案】ABC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時政知識。
第二步,總體國家安全觀將國家安全的內涵和外延歸結為五大要素和五對關系。五大要素,就是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ABC項正確。
因此,選擇ABC選項。
【拓展】①總體國家安全觀是在2014年提出,要準確把握國家安全新形勢變化特點新趨勢,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必須既重視外部安全,又重視內部安全,對內求發(fā)展、求變革。求穩(wěn)定、建設平安中國,對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贏、建設和諧世界;既重視國土安全,又重視國民安全。
②五對關系,就是既重視發(fā)展問題,又重視安全問題,強調發(fā)展和安全是一體之兩面,只以其中一項為目標,兩個目標均不可能實現(xiàn);既重視外部安全,又重視內部安全,強調外部安全與內部安全彼此聯(lián)系,相互影響;既重視國土安全,又重視國民安全,強調國土安全與國民安全相互依存,有機統(tǒng)一;既重視傳統(tǒng)安全,又重視非傳統(tǒng)安全,強調傳統(tǒng)安全威脅與非傳統(tǒng)安全威脅相互交織、相互影響,并在一定條件下可能相互轉化;既重視自身安全,又重視共同安全,強調全球化和相互依賴條件下必須在世界安全格局中統(tǒng)籌本國與別國安全。
7. 關于憲法的效力,下列選項中說法不正確的有:
A.對于在美國居住的華裔也要適用我國憲法
B.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才能適用我國憲法
C.憲法同等地適用于居住在我國境內的美國人
D.我國憲法的效力及于包括臺灣在內的所有中國領土
【答案】ABC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憲法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33條規(guī)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
A項:華裔是指有中國血統(tǒng)的華僑在僑居國所生并取得僑居國國籍的子女,所以他們沒有我國的國籍,不適用我國憲法。故A項錯誤。
B項:在我國,外國人和法人在一定的條件下,也能成為某些基本權利的主體,在其享有基本權利的范圍內,憲法效力適用于外國人和法人的活動。故B項錯誤。
C項:我國境內的美國人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不能同等適用我國憲法。故C項錯誤。
因此,選擇ABC選項。
【拓展】D項:我國憲法在序言規(guī)定,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完成統(tǒng)一祖國的大業(yè)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神圣職責,這一表述意味著憲法明確了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憲法效力涉及包括臺灣在內的所有中國領土。故D項正確。
8.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手段有:
A.供求關系
B.價格競爭
C.宏觀調控
D.競爭機制
【答案】AB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市場經濟。
第二步,資源配置是指對相對稀缺的資源在各種不同用途上加以比較做出的選擇。資源是指社會經濟活動中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總和,是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基本物質條件。在社會經濟發(fā)展的一定階段上,相對于人們的需求而言,資源總是表現(xiàn)出相對的稀缺性,從而要求人們對有限的、相對稀缺的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以便用最少的資源耗費,生產出最適用的商品和勞務,獲取最佳的效益。資源配置合理與否,對一個國家經濟發(fā)展的成敗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A項:供求關系是指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商品供給和需求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的關系。它是生產和消費之間的關系在市場上的反映。商品的供求影響商品的價格,當市場上某種商品供不應求時,商品價格上漲;供過于求時,商品價格下降。市場通過自發(fā)調整供求關系影響商品價格,進行資源配置。故A項正確。
B項:價格競爭是指企業(yè)運用價格手段,通過價格的提高、維持或降低,以及對競爭者定價或變價的靈活反應等,來與競爭者爭奪市場份額的一種競爭方式。市場通過企業(yè)進行的價格競爭,影響商品價格,進行資源配置。故B項正確。
D項:在市場經濟中,經濟活動參與者通過相互競爭,在同一生產部門內主要是價格競爭,以較低廉的價格戰(zhàn)勝對手,占領市場,因而會影響商品價格,進行資源配置。故D項正確。
因此,選擇ABD選項。
【拓展】C項:宏觀調控是政府運用政策、法規(guī)、計劃等手段對經濟運行狀態(tài)和經濟關系進行調節(jié)和干預,是資源配置的一種,目的是為了彌補市場調節(jié)的不足。社會主義公有制及共同富裕要求國家必須發(fā)揮宏觀調控職能,保障經濟平穩(wěn)運行。因而宏觀調控不是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的手段。故C項錯誤。
三、判斷題
9. 我國憲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力。( )
A.正確
B.錯誤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憲法知識。
第二步,根據(jù)2018年版《憲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不直接行使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力。
因此,本題錯誤。
10.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我國憲法最顯著的特征,也是我國憲法得到全面貫徹實施的根本保證。( )
A.正確
B.錯誤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憲法知識。
第二步,中國共產黨領導是我國憲法最顯著的特征,也是我國憲法得到全面貫徹實施的根本保證。依憲治國、依憲執(zhí)政,絕不是削弱、否定和放棄黨的領導,而是強調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法律,黨領導人民實施憲法法律,黨自身也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
因此,本題正確。
手機端鏈接:https://m.sydw8.com/2024/0717/507367.html
掃碼關注事業(yè)單位考試公眾號,招考信息搶先看,備考資料送不停!